相信生長在台灣的讀者對這個詞都不陌生,在每年冬天的某幾天,藉著天冷為由,與朋友或是家人相約而聚在一桌吃著藥膳湯,分享生活,相互取暖。

在台灣的文化當中,有「補冬」的習俗,進補的時間有各種不同說法,較廣義的可以選擇在冬天較寒冷的幾天;遵照傳統方式的,則可以依照二十四節氣中「立冬」或「冬至」選擇前後幾天。團聚在一起吃由中醫藥膳或是食療為底的料理,以有著滋補特性的藥材或是食物達到預防保健的效果,舉例來說四神湯、四物湯、四君子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等都是常見的藥補湯頭。

《內經‧四季調神大論》:『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而鑄錐,不亦晚乎。』

上面這段古文表示 最好的治療方法必須要在疾病或是身體出現症候之前就先做預防 ,在中醫的特性裡特別強調預防醫學,所以在診治方面,中醫除了針對人體的疾病症狀之外,也特別著重在尚未發病前矯正人體的體質偏性,避免疾病的發生。

另一方面,傳統的中醫學也特別在乎人體與自然界的呼應,古代的醫家們認為人身處在自然當中,依照著四時與日夜的變化,人體的生理也會出現改變。我們除了要順應著四時(也就是四季)一同的變化之外,飲食保養與治療也必須配合著天氣而有所調整。

《內經‧生氣通天論》:『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引用自黃帝內經的這句話有著不同的解釋,一種表示在冬天如果受到寒邪侵襲到體內,寒氣會伏藏在身體當中,根據時間的變化逐漸化熱,等待春天到來之時會以溫病的型態做為表現。另一種說法則認為我們人體內的正氣在冬天與寒氣抗衡的時候消耗得太多,以致在春天的時候已經喪失對抗外在邪氣的能力而發病。

補冬怎麼補?誰應該要補冬呢?

冬令進補到底是不是必須呢?這答案是 因人而異 的。

中醫是特別注重個體化、客製化的傳統醫學。從地理角度來看,由於古代中醫的發展多是從中國大陸這塊土地上面進行,而中原地區的冬天普遍乾燥且寒冷,長期累積之下,居住在這樣地區的百姓也較容易出現虛寒的體質。相對來看,屬於副熱帶海洋性氣候的 台灣 ,濕熱反而才是最常見的類型,而這樣的類型特別 不適合溫補 。不過也不能單就地理上來診斷,根據每個人先天上的差異、後天不同的生活習慣,還是會有不同的體質表現,因此,能不能補是需要考慮到自己體質的適合與否。

體質類型有很多種,不僅僅是我們可能聽過的寒性體質或是熱性體質,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間還有各種兼挾類型,最好的方式還是直接諮詢你的中醫師。以虛的體質為例至少就可以分為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再加上外感可能出現的風、寒、暑、濕、燥、火,有時還伴隨有痰、瘀等中醫病理現象。接下來就可能出現各種不同的排列組合。打個比方,代謝較差、精神倦怠、梨形身材、容易水腫的患者就可能被歸類為氣虛兼痰濕,但再配合中醫四診(望、聞、問、切)與中醫的辨證方式(如臟腑辯證、八綱辯證、六經辯證……等)之後又可能又更多不同的變化。

補是特別針對虛證的預防保健方法,不僅僅要了解自己是不是屬於虛證,是哪種類型的虛證也很重要。

找到適合自己體質的補法!補冬這6戒也請避免

針對補法的使用上有「六戒」,是六項在進補的同時需要小心避免的事情。

  1. 戒亂進補
    - 如剛剛適應族群的部分所說,在使用補法之前必須要了解自己的體質適合與否,才能找對最有利自己的保健方法。
  2. 補而戒膩
    - 雖然說要補,但也要避免過食厚膩,白話文的意思是不可大魚大肉或是吃太多難以消化的美食,這樣類型的食材反而會造成我們吸收功能的負擔,最終不但沒有成功進補還出現了反效果。
  3. 補而戒偏
    - 選擇藥材與食材的時候也要選對,接下來的內容會介紹不同的補益方式,重點不在於補得多或是補得少,而是要把原先不正常的體質調整到更健康的狀態,補太多反而會讓體內的平衡倒向天秤的另一側,可能反而產生新的問題而有反效果。
  4. 外感戒補
    - 中醫所說的 外感 包含各式各樣的感染或是發炎等等症狀,在這樣的狀態下使用補法可能會加重原先疾病的嚴重程度,因此 當下有感冒症狀或是有其他急慢性發炎、過敏之類的情形必須要更加謹慎,建議不要在沒有中醫師指示下進補。
  5. 戒以貴賤論英雄
    - 補藥並不是越貴越好,人家說 最好的不一定最適合你,但是最適合你的就一定是對你來說最好的 。使用得當的時候,稀鬆平常的食材可能就是最好的補藥;使用不正確,再好的補藥都可能成為毒藥。
  6. 戒唯補藥而補
    - 除了使用藥膳湯頭、食療改善身體健康之外,平常其他的保健方式當然也不可少,記住! 健康吃、規律睡、多運動、開心笑 ,缺一不可。

溫補、平補、清補,三種補法因人而異

一般來說,進補可以分為溫補、平補、清補。體質虛寒用溫補,不虛用平補,燥熱則清補。在台灣的環境與民眾普遍的體質而言,在冬天也僅建議使用較沒有偏性的 平補 方式,平補如字面上的意思是選擇偏性較弱的食材作為補品。由於在中醫的理論當中,能稱為「藥」即表示有所偏性,才有辦法在適當的情形下去矯正體內的失衡。尤其越有效的藥物往往存在更大的偏性,就如同一把雙面刃,一不注意就有可能不小心傷了自己。

那如果真的想自己補的話真的沒有辦法嗎?其實中藥大多起源於食材,故有著「藥食同源」的說法。反過來說,現在我們的食物當中也具備調整體質的能力,雖然效果較弱,相對在用錯時候的副作用也會較小。著名的藥膳當中偏性較小的 「四神湯」 就比較適合嘗試,而如果使用後有特別不舒服的情況也必須有所警覺。

雖說冬天在與親朋好友相聚的時候想喝上一碗麻油湯、當歸湯,甚至是十全大補湯也是不為過 ,但須注意自己本身有沒有慢性疾病或是其他過敏、急慢性發炎現象,或是否正在感冒 。原則上溫補的藥膳或是熱性的食材在沒有醫師的指示下還是適量使用,可以嘗試變換不同的藥膳湯頭,以防長時間使用同一類藥物導致身體失去平衡,最後提醒大家, 避免自行長期服用進補藥物才是最佳之計。

以下提供大家食材性質的分類

平性食物

  • 五穀類:粳米、玉米、大豆、黑豆、菜子油、大豆油
  • 蔬菜類:甘藍菜、甘藷、馬鈴薯、芋頭、胡蘿蔔、黑木耳、香菇、豌豆
  • 水果類:橄欖、檸檬、李子、蘋果、木瓜、葡萄、柳丁、甘蔗
  • 中藥類:靈芝、蜂蜜、山藥、蓮子、芡實、芝麻、枸杞

溫性食物

  • 五穀類:糯米、高粱、花生油
  • 蔬菜類:生薑、大蒜、蔥、洋蔥、芥菜、南瓜、栗子、韭菜、香菜
  • 水果類:荔枝、桃子、龍眼、番石榴、櫻桃、梅子、棗子、金棗
  • 中藥類:杏仁、山楂、薄酒、醋、核桃、當歸、人參、黃耆、黃精

熱性食物

  • 烈酒、辣椒、芥末、花椒、胡椒、龍眼乾、榴槤、油炸物、肉桂、乾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