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創作者:諮商心理師 發瘋心理師 「你還好嗎?」 「我昨天整個人上吐下瀉,然後今天醒來覺得呼吸困難,我想我一定是得了某種不治之症!必須好好休養 … 」 「痾,你應該只是熬夜太多了,或是腦袋撞到想東想西的,去睡一覺就會好了!」雖然聽起來有些荒謬,但其實約有 4-6% 的人會患上所謂「罹病焦慮症」(以下簡稱慮病症),即是雖然在生理上未成病因,但患者會堅信自己患有某種嚴重的生理疾病,並以 20-30 歲為好發期。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若患者會因錯誤解釋身體症狀而認定罹患嚴重疾病,且未達幻想程度,即便多次檢查仍不願意相信,此種懷疑長達六個月以上並開始影響社交或工作時,便有極大的可能是罹患慮病症。 慮病症常見的表現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將正常的生理變異當作病態,另一種則是將小毛病無限放大。患者會隱約覺得全身不舒服,因而產生神經質與情緒敏感症狀,容易認為自身有頭痛、心悸、呼吸困難、頭昏、耳鳴等不適,並擔憂若不及時治療或檢查,便會使嚴重疾病繼續侵蝕身體,也可能與焦慮或憂鬱的症狀合併出現。 對於慮病症的成因有幾種可能的推論,一是這些患者對疼痛或身體不適本就較為敏感,因此間接強化錯誤認知,導致慮病症的表徵;二是慮病症其實是因社交性所產生,慮病症患者可能是在意識或潛意識層面,希望能藉由扮演病人的角色來逃避現實生活的問題;三是慮病症可能是憂鬱症等心智疾患的變形或產物;最後則是慮病症患者其實是將對他人的憤怒與敵意轉化為不適以獲得幫助,再斥責這些幫助無力解決任何問題,又或是潛意識認定自己曾有某些過錯,因此藉這些不適來懲罰自己。

因此對於慮病症的治療,可分為醫學端與諮商端二種。醫學端可藉由適量的抗焦慮劑,降低病人對自身的過度關注與慮病程度,若是其餘心智疾患引發,則應先從原疾病下手。

另一種方式是配合家屬居家照顧進行心理治療,協助患者抒發抑鬱,並梳理環境、心理與症狀之間的關係,藉此改善慮病症所帶來的社交與工作影響。諮商端則更重視所謂的焦慮來源,需先從慮病症的可能成因:不愉快情緒、渴望愛與被愛、生理與心理的交互作用、補償心理、挫折感等中找尋個案為何焦慮。可透過家族治療、團體治療、一對一晤談等方式協助個案釐清自身焦慮的脈絡,或是提供普同感及支持性理解,以此針對根源提出調適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