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疾病長年佔據台灣人的第二大死因,僅次於惡性腫瘤,每萬人中就約有 4.4 個人死於心臟相關疾病。醫學上將所有原因導致的突發性心臟停止統稱為心因性猝死,除了較常聽到的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症、心肌炎、瓣膜性疾病、心室放電異常、低血鉀及鎂等因素都可能導致心臟無法維持正常心跳。

當心臟疾病急性發作時,患者通常已無意識,若未及時接受治療並進行 CPR 與電擊等措施,就會導致死亡。眾多的心臟疾病中,心肌梗塞最常占據媒體的版面,令不少人心慌。心肌梗塞是心臟血管突然地近乎完全阻塞,致使血液中流通的氧氣與養分無法運送到心臟,引發心肌缺氧受損甚至壞死,即便倖存也可能留下後遺症如惡性心律不整等。 心肌梗塞急性發作時,由於血液流通受阻,會導致胸口疼痛或緊縮,並伴有呼吸困難與冒冷汗等症狀,部分人會同時出現下顎至後背的幅射性疼痛。若是在休息狀態時出現類似症狀超過 20 分鐘,或是胸痛症狀更為強烈及頻繁,已有相關病史者應盡速服用相關藥物,未曾有類似現象者,若心痛合併呼吸困難與冒冷汗兩個症狀,則應迅速就醫。

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包含家族心臟病史、年齡等不可抗因素,然而也有許多風險是可被改善的。首要之務就是三高控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台灣人非常普遍的疾病,高血壓會對腦血管、冠狀動脈等造成負擔,高血糖則會讓心臟疾病初期的疼痛感被抑制,高血脂則會使血液濃稠,容易黏附在血管壁上使血管狹窄,這三者都會使心肌梗塞突發的風險提升。 另外,香菸中含有的尼古丁與化學物質容易傷害心臟血管,使膽固醇堆積;過大的壓力則會使腎上腺素分泌,讓血小板濃度上升,影響血液黏滯度;最後,藥物濫用不只影響中樞神經,同時也會增加心、肝與腎的負擔。

綜合以上因素,吃的健康、拒菸、拒毒,並且適當運動,有效控管三高,是預防心肌梗塞的不二法則。然而即使這些風險都下降後,心臟與血管仍可能產生變,因此定期的健康檢查十分重要,能在病變早期加以處理,以免發生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