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指揮中心公布了案751,也是睽違253天後台灣再次出現本土確診個案,消息一出便引發各界譁然,媒體更是沒有錯過這個機會開始大肆報導:「 8個多月無本土案例破功 」、「 紐籍機師爆有妻小!染疫再傳親密女友人 害台0確診破功 」、「 【本土零確診破功】通報疑似病例若確診 醫:機師對不起全台努力 」、「 案765恐成全台公敵?醫嘆「沒人敢勸他」 再揭航空內幕 」,一夕之間 媒體語言—「破功」、「害台」、「對不起全台努力」、「全台公敵」 —某種程度上在民眾心中 形塑出外敵 的模樣,而後來遭踢爆「 案765長榮機長遭肉搜爆料:住院態度差 」、「 紐機師釀本土感染 趴趴走稱忘記了 」、「 紐籍機師不只隱匿!住負壓病房鬧脾氣瞎扯是假確診報告抓他入院 」,更是讓台灣人 怒火中燒,情緒激昂 ,甚至也有網友進而肉搜機師在台友人。

媒體的語言和文字 可以中立,同時也可以渲染,某種程度上形成了一種 隱喻 ,而這個隱喻不只存在於對於紐籍機師的獵巫行為,也存在於醫療社群的「防疫英雄」。

被軍事化隱喻綁架的醫療人員

同樣在12月22日這一天,BMJ《醫療倫理雜誌》刊登了一篇讀者回應〈 軍事隱喻和大流行宣傳:揭露對「防疫英雄」的背叛 〉,回應了Cox教授於今年7月在同一篇期刊發表的 研究 :在COVID19的大流行,媒體和政治人物的語言往往將疫情「軍事化」,如:醫療人員在 「前線/第一線(frontline)」 採檢、防疫「 大作戰 」,而醫療人員也在這樣的脈絡下「 被英雄化 」,必須毫無疑問的「犧牲健康或性命」以拯救受疫情影響的人們, 「對抗敵人(病原體或是病人)」

相對於軍人,醫療人員的誓詞事實上並沒有承諾要「以命相搏」,但疫情用語軍事化,往往把兩者間的區別掩蓋起來,並把照顧病人的「義務」與「意願」混為一談。

進擊的反科學(Antiscience)

這篇文章也提到在美國還有一個現象,在年初疾聲呼籲強化封城或提醒物資短缺的醫療人員,竟被發現遭管束、停職甚至炒魷魚,就連美國防疫大將佛奇向國會提出警告:「過早的經濟開放會導致不必要的痛苦和死亡」,也被阻止在白宮會議上報告,他只能轉而在社群媒體和學術界呼籲,顯示出某種威權政府的影子。而就連美國總統川普中獎,醫療人員不僅沒有被找入白宮協助防疫,反而被指控是為了利益而過度診斷COVID-19。諸多醫學期刊也史上頭一遭公開表示他們支持特定的總統候選人。

拒絕以證據為基礎的政策和摒棄醫療專業人員,再加上軍事隱喻和政治化,如川普總統所稱的「隱形敵人」,可能使其擁護者持續抵制科學防疫,拒絕將疾病理解成有可理解生理機制的病毒。

排外主義:形塑「外敵」的必要

正如911事件後,布希總統「向恐怖主義宣戰」,現在川普總統不斷地重複「中國病毒」的敘述,都是以愛國主義包裝排外主義,政治上他們必須形塑外敵以凝聚民心。這也導致疫情初期(甚至持續到現在)的排華運動,包含犯罪、肢體或言語攻擊,甚至職場歧視和網路上的羞辱。

有「敵人」就有「英雄」,911時在雙子星大樓的救難人員和消防人員,和當今面對疫情的醫療人員,有了異曲同工之妙。但「防疫英雄」這類軍事化的敘事,則持續地強化外國威脅對於美國政治社會的破壞,儘管實際上在感染人們身體的並非這些政治勢力,而是病毒。

排外主義把亞裔形塑成敵人,但諷刺的是有色族群卻是COVID-19中承受嚴重疫情的族群,大流行加劇了種族間的健康不平等,而軍事化的隱喻則醞釀對這些「他者」的敵意,包含黑人、原住民、有色人種族群(Black, Indigenous, and People of Color, BIPOC)。

不論是被軍事化敘事綁架的醫療人員,或是反科學和排外主義的崛起,都顯示了媒體或政治人物若是將「防疫」敘事軍事化,事實上都形成了一種隱喻,深深影響閱聽者的情緒和想法。

媒體敘述的隱喻和影響力需要被重視

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曾在其著作中提出「疾病的隱喻」(illness as metaphor),指出疾病隱喻常展現偏見與歧視,應停止使用這類隱喻。而在疫情之初國內媒體都以「武漢肺炎」報導,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的醫療人類學家劉紹華也曾 投書呼籲 ,政府機關和媒體應該避免這樣的敘述,以避免汙名與歧視,而劉老師的多年田野經驗加上今年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觀察,催生了一本新書 《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 ,便可以讓我們反省這近一年來台灣看似完美的防疫工作,背後有哪些是需要被提出及反思的。

「我覺得社會沒有進行更多必要的反省……我們相對安全的時候才能有餘裕去檢討跟反省,之前在慌亂中不得不出現的、可能對某些人造成傷害的作為。」 劉紹華 (節自 風傳媒專訪

此次紐籍機師的事件固然有令人憤怒和應該要檢討反省的地方,但我們可以思考的是, 每次新增個案後社會是否都重複的出現這種「敵人化」的氛圍? 敦睦支隊疫情導致民眾對海軍的歧視 移工確診讓大家另眼看待東南亞移工和新住民 如果每一次我們都要「敵化」和「獵巫」,COVID-19便不再只是一個病毒感染症,而是背負了潛在的道德譴責和壓力 ,患者的親朋好友更成為了嗜血媒體的材料,在人民的恐慌下,這些人被迫去概括承受這些情緒和指責,所造成的傷害可能比患病本身還更具破壞力。

參考文獻及延伸閱讀

  1. Khan Z, Iwai Y, DasGupta SMilitary metaphors and pandemic propaganda: unmasking the betrayal of ‘Healthcare Heroes’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 Published Online First: 16 December 2020. doi: 10.1136/medethics-2020-106753
  2. 觀點投書:自新冠肺炎疫情下看見外籍移工在台處境。Celia Song。風傳媒。2020-07-11 https://www.storm.mg/article/2836112?page=1
  3. 劉紹華:肺炎疫情下談疾病的命名與汙名。獨立天下評論。2020-03-04。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06/article/9150
  4. 謝孟穎:比病毒更可怕的事》學者看台灣抗疫遺憾:談社會付出什麼代價,不等於去批評防疫成果…。風傳媒。2020-12-08。 https://www.storm.mg/article/327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