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不是青春痘的衛教文章。

最近看到美國皮膚科明星 @drpimplepopper 的IG,
想簡單介紹痘痘的型態😝

(她的影片絕對不能配飯)
.
痤瘡(acne,又稱痘痘、青春痘)
型態多變,可以粗分成發炎性和非發炎性。

「非發炎性」
角質和皮脂堆積在毛孔,還沒有被細菌感染因此周遭不會紅紅的、也不會痛。

👉黑頭粉刺(blackhead)
又稱開放性粉刺。因為沒有角質層覆蓋,當毛孔內的廢物和油脂接觸空氣後氧化,就變成黑黑的。

👉白頭粉刺(whitehead)
又稱閉鎖性粉刺,上面有角質層覆蓋所以不會接觸空氣,毛孔廢物與油脂堆積變成白色。尚未氧化的開放性粉刺也是白的。
.
「發炎性」
當感染痤瘡桿菌後,會開始紅腫熱痛,這時候就要積極處理它。

👉丘疹痤瘡(papule acne)
只有表淺的發炎,感染不嚴重。

👉膿皰痤瘡(pustule acne)
有白色的膿,感染越來越嚴重。

👉結節痤瘡(nodule acne)
最嚴重的狀態,感染到皮膚深部,幾乎都會留疤。
.
該吃藥、還是擦藥、還是要抗生素,請詢問皮膚科醫師☺️

我想補充的是大家常常忽略的部分:
⚠️清潔
「只用水不習慣啦,醫生醫生那這罐呢,號稱天然無化學成分超讚」有些人一定會問。

醫師內心通常已翻白眼。
用溫水洗臉就好,用溫水!拜託其他保養品都先不要,皮膚好了再用也不遲。都市人的臉沒有髒到一定要清潔劑,其實都是商業話術。

⚠️防曬
使用清爽不油膩的防曬油以外,物理防曬也相當重要,包括帽子、陽傘、口罩等等。

即使陰天沒陽光,紫外線一樣多,可以說陰天才是防曬主戰場。
.
有人明明亂吃炸物也不保養,但就是雙頰光滑;有人過著苦行僧的生活,稍微一不注意就馬上爆痘。

既然改變不了基因,就比別人多努力一點吧!

我建議google「痘痘」,然後挑選有寫資訊來源的文章,或是醫院診所的醫訊更好。
(什麼xx新聞、xx健康網、愛美xx之類的就先不要)

#痘痘 #粉刺 #皮膚 #皮膚科 #家庭醫學科 #醫生 #醫學 #護理 #衛教 #acne #pimple #dermatology #familymedicine #doctor #physician #health #skin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