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親愛的貴賓您好。

我是 Dr. Wilson 鄒為之醫師。

這次經典健檢活動開始後,許多客戶拿到電子報告後留言詢問我們客服:「這次檢測報告都沒什麼紅字,那我應該不用回診了吧?」

【回家充電】顧客回饋

感謝此次超過 300 位貴賓的熱烈參與!

很開心再次見到許多熟悉的面孔,到伊生診所重新覆盤自己的健康!

步驟1:醫師解讀報告

許多人在收到健康檢查報告後,只關注紅字異常項目,卻忽略了某些即使未超標、但接近臨界值的重要指標。

例如,LDL(俗稱「壞膽固醇」)稍高可能代表心血管風險正在累積;免疫指標異常則可能反映身體正處於慢性發炎或免疫力低下狀態,若不及早處理,恐錯過最佳的預防時機。

獲得健檢報告後,ĒSEN會這樣做:

由醫師協助

  1. 完整解說每個項目與指標的意義。
  2. 確認目前需要留意的紅字與黑字狀況。
  3. 評估並與您討論後續的健康計劃、並安排預約好後續追蹤時間。

步驟 2:調整生活型態

健康檢查報告只是身體狀況的一次「快照」,若不搭配策略性的生活調整,數值往往只會朝不利方向發展。相信對您來說,健康不是選項,而是維持高效與活力的基本盤

在ĒSEN,我們會這樣做:

  1. 提供專屬您的飲食建議
    這部分歡迎參考我們的 @esenmagzine(點我),超過幾千人下載的抗發炎飲食早午晚餐,相信您也會受用。
  2. 根據您的生活狀態,建議適合的運動方式
    運動除了增加多巴胺增加,也有助於維持專注力與睡眠品質。
  3. 生活與職場的壓力管理建議
    長期高壓會讓血壓、血糖失控,甚至影響免疫力。每天 10 分鐘深呼吸、冥想或靜態伸展,是連我們團隊都在做的日常維持技巧。

步驟 3:長期追蹤計畫

請相信我,健檢看到的不只是健康問題,而是您對於自身風險控制與持續產能的課題。像脂肪肝這類早期無症狀的問題,若不追蹤處理,可能悄悄演變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在ĒSEN,我們會透過3步驟,讓健康管理真正落地

  1. 建立個人健康檔案
    我們會記錄您每次在我們這邊的所有關鍵數據,若您有在ĒSEN進行健康計劃,也會協助您進行數值確認,掌握自身健康變化。
  2. 精準設定追蹤頻率
    - 對於異常項目,我們會建議安排3~6個月追蹤一次。
    - 數值正常但接近臨界值者,也會提醒您每年固定回顧。(這也是我們這次推廣回家充電的原因!)
  3. 將健康計畫融入您的生活日常!
    配合您的目標,進行短中長計劃,讓經常需要應酬、菸酒、吃藥的您也能從日常生活開始有意識的調整。

ĒSEN 有專屬健檢、營養治療和生活醫學療程。

結合傳統治療,合併輕鬆生活方式,提供全面一站式醫療,給你前所未見的改變!

其他常見誤解

  • 誤解 1:以為正常報告等於健康
    正常結果不代表無風險,家族病史或生活型態可能潛藏危機。建議與醫師討論預防性檢查,如 40 歲以上加入大腸鏡或乳房攝影。
  • 誤解 2:過度恐慌異常結果
    異常不一定嚴重,可能是暫時波動或良性問題。安排進一步檢查(如超音波或CT),確保精準診斷。
  • 誤解 3:依賴保健品而非專業建議
    保健品無法取代醫學檢查與生活調整,選購前諮詢醫師,避免浪費金錢又影響健康!

「您不能用跑百米的方式,跑馬拉松。」隨著年齡增長,你需要為身體更新健康策略。

根據研究統計:人體在 30 歲後肌肉量可能開始減少,體脂肪增加,骨密度也可能下降。

身體機能隨著年齡會逐步老化,您做好準備了嗎?

從現在起,讓您不只是「感覺健康」,而是「真正掌控健康」。

伊生醫療. LIVE BETTER, AND LONGER.

Dr. Wilson|鄒為之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