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勞力不耐症(舊稱為「慢性疲勞」)」,是一種複雜型疾患。患者往往無法解釋這種持續疲勞的感覺,與運動後的疲倦無關,無法藉由休息改善,而且造成日常活動的顯著減少,是一種會對患者生心理造成極大負擔的症候群,基本上就是一般大眾認知的「過勞狀態」。台灣的過勞狀況越來越「年輕化」,根據2020年勞動調查報告指出,台灣總工時位居世界第四名,其背後數字顯示出許多人工作與生活未取得好的平衡。

Q:我過勞了嗎?怎麼發現自己「已經過勞」了呢?

  • 持續6個月以上
  • 疲勞無法透過休息改善
  • 非先天症狀
  • 疲勞顯著影響生理及心理

全身勞力不耐症常見的症狀有:

  • 記憶困難
  • 專注困難
  • 眩暈,起身時特別嚴重

目前仍沒有一種特定的檢測能診斷全身勞力不耐症候群,必須進行多樣的醫學測試,排除其他健康問題的可能性。而全身勞力不耐症候群的治療方式,也以改善症狀為主。

Q:那些人易得到「全身勞力不耐症」?只有過勞的人會罹病嗎?

根據統計,年齡與性別較容易影響全身勞力不耐症。

  • 年齡:常見於年輕至中年成人
  • 性別:女性比較高,但也可能是因為女性較願意將症狀告知醫生

此外,使用FQ類抗生素 (fluoroquinolone) 者,極少數人也有出現類似全身勞力不耐症的症狀。

Q:慢性疲勞症候群需要就醫嗎?醫生會怎麼治療我?

慢性疲勞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症狀,例如「感染、自體免疫、賀爾蒙不平衡、心理疾患、外傷後症候群...等」,建議您若有持續性的疲勞時,應該要就醫檢查。醫師會蒐集您全身性的不適症狀,以及做其他必要的影像學檢查,排除病因引起的慢性疲勞,並開立適當助眠藥物等。

Q:我有慢性疲勞症狀,甚麼時候要趕快就醫?

當慢性疲勞症狀加劇時,出現如 暈眩、嘔吐、噁心不適感,應盡快就醫,建議先尋求家醫科、內科醫生協助。

Q:如何預防慢性疲勞呢?

  • 從事規律且適度的運動
  • 避免假日補眠、睡眠規律
  • 健康飲食,食用多種顏色的蔬菜、魚類、肉類,少吃油脂且多吃穀類。
  • 評估自身極限,合理安排日常行程

ĒSEN小叮嚀

慢性疲勞/全身勞力不耐症是需要就醫治療的,民眾務必謹慎對待自己的身體,適度地調配、規劃行程,規律地睡眠與運動,讓工作與生活取得良好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