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沒問題,身體卻各種不舒服。你也經歷過這種情況嗎?

Hello,親愛的貴賓您好。

又見面了,我是 Dr. Wilson 鄒為之醫師。

「壓力不大,只是最近比較累而已。」你是不是也常這樣告訴自己?

事實上,壓力就像潛伏在暗處的小偷,慢性疲憊、情緒不穩,甚至體重不明原因增加,都可能是壓力已經悄悄攻擊你健康的警訊。

我在診所常遇見「健檢報告大致上沒什麼問題,卻總深受各種不舒服困擾」,前來求診的顧客。

經過問診、生活習慣調查與紀錄,就會發現其實都是不自知長期身處高壓,所引起的漣漪效應。不過,經過醫療團隊的全方位調理下,光提升睡眠品質,就對生理與情緒有大幅的改善,不僅思緒變清晰,效率也增加了。

分享一位客人真實回饋

1.壓力對身體的影響

長期處於壓力下,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壓力會導致身體釋放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進而影響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消化系統。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身體會出現疲勞、頭痛、肌肉緊張、消化不良等症狀。此外,長期壓力還會增加患上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2.壓力對心理的影響

長期壓力不僅影響身體,也會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壓力可能引發焦慮、抑鬱、失眠等問題。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注意力、記憶力和決策能力也會受到影響。此外,情緒不穩定、容易發脾氣的情況可能增加,進而影響人際關係。

長期處於壓力下,產生的不只是心理問題

更會引發身體荷爾蒙失調、發炎反應增加,甚至免疫力下降,長期下來可能提高慢性疾病風險,影響你的生活品質與職涯發展。

想了解如何提升自我對壓力的意識,《點我》找出自己的壓力形狀。

與壓力有關的Biomarker 指標:

‍✔️ 皮質醇:常被稱為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在壓力下會升高。長期高皮質醇水平會引發各種健康問題。

✔️ CRP(C 反應蛋白):CRP 是身體因壓力而產生發炎的標記。壓力會導致 CRP 值升高,而發炎與多種慢性疾病有關。

✔️ HbA1c(糖化血色素):HbA1c主要用於診斷和監測糖尿病,它反映的是過去兩到三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也會受到慢性壓力的影響。壓力和血糖水平相互關聯,並可能導致胰島素阻抗和血糖升高。

✔️ 血脂狀況(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壓力會影響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如何應對壓力?

為了有效管理壓力,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 運動:運動能幫助釋放壓力荷爾蒙並改善心情。
  • 放鬆技巧:深呼吸、冥想或瑜伽等方法有助於緩解壓力。
  • 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能促進身體與心理的恢復。
  • 健康飲食:均衡的飲食提供必要營養,增強身體抵抗力。
  • 尋求支持:與朋友、家人或專業人士交流,可獲得情感支持與實用建議。
  • 時間管理:合理安排時間,避免過度承擔任務。
  • 培養興趣愛好:參與喜愛的活動有助於轉移注意力並減輕壓力。

壓力管理的長期效益

長期有效地管理壓力能帶來多方面的好處,包括:

  • 改善身體健康:降低慢性疾病的風險。
  • 提升心理健康:減少焦慮與抑鬱等問題。
  • 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注意力、記憶力和決策能力。
  • 增進人際關係:情緒穩定有助於與他人更好地相處。
  • 提升生活品質:享受更健康、更快樂的生活。

尋求專業幫助

如果長期壓力無法自行緩解,建議尋求專業協助。心理治療師、精神科醫生或諮商師能提供專業建議與治療,幫助改善心理健康並有效應對壓力。

從現在起,讓您不只是「感覺健康」,而是「真正掌控健康」。

伊生醫療. LIVE BETTER, AND LONGER.

Dr. Wilson|鄒為之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