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重點:

  • 憂鬱症與憂鬱心情裡不同?
  • 憂鬱症的定義
  • 憂鬱症的症狀
  • 憂鬱症的治療

在疫情之下的非常時期,整天不出門好多人都在家悶出了一身病痛,ĒSEN這陣子也接到特別多朋友們來詢問心情異常低落的解決辦法。情緒的起伏真的是一個很容易影響生活的問題,一顆處於低谷的心通常會讓人無法打起精神,對原本喜愛的事物頓覺乏味。這種狀況你有經歷嗎?持續很久了嗎?還是從疫情爆發後才有這個現象呢?自己心情好不起來到底是不是憂鬱症?

憂鬱症與憂鬱心情裡不同?

人們對於生活中特定時刻發生的事物,諸如面臨死亡、失業、分手等等,悲傷的情緒是必然而且正常的反應,或是有時候心情會莫名的沮喪、鬱卒,然而這些過度悲傷的表現有時會被認為是「憂鬱」傾向,其實並不然。正常的悲傷和沮喪,那種悲慟、痛苦的感受是一陣一陣的,而且自尊心通常不會受到影響,但憂鬱症患者的悲傷情緒會持續存在並且長達兩週以上。所以說,單純情緒的悲傷和憂鬱症的症狀是不同的。

憂鬱症的定義

憂鬱症在社會中是一種十分常見且嚴重的醫學疾病,病患經常處於悲傷、空虛、易怒的情緒中,憂鬱症同時會對內心的感覺、思維模式以及行為上產生負面影響;時不時鋪天蓋地的負面情緒會造成身體逐漸無法負荷,進而損害到健康,或是影響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為能力。憂鬱症是隨時有可能發生的,世界上約1/6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期會有機會受憂鬱症影響,第一次出現相關症狀的年齡平均在十幾歲青少年到二十歲中期左右,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憂鬱症,此外一些研究指出若有一級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有憂鬱症病史,則自己本身遺傳憂鬱症的機率約有40%。

憂鬱症的症狀

憂鬱症的症狀從輕度到重度不等,若以下症狀出現五項以上,且持續超過兩週的時間,就有可能被醫師診斷為憂鬱症:

  1. 情緒低落、憂鬱
  2. 對從事任何活動,包括曾經很喜歡、很享受的事物失去興趣和愉悅
  3. 飲食習慣明顯改變;但排除飲食因素後,體重卻明顯增加或減少(例如飲食量明顯增加,體重卻明顯下降)
  4. 失眠或嗜睡
  5. 失去活力或是疲勞加劇
  6. 無意義的活動增加(像是無法坐正、一直想走來走去),行動或講話變得緩慢(第六點行為必須嚴重到被他人注意)
  7. 妄自菲薄或感到愧疚、罪惡
  8. 思考困難、無法專注或做決定
  9. 死亡或自殺的想法

這幾項評估因素只是判斷是否為憂鬱症的其中一種依據,此外還須排除一些生理上的疾病:甲狀腺問題、腦部腫瘤、缺乏維他命C等,都有可能會造成和憂鬱症相似的症狀,所以醫師在判斷時會逐一檢查,並排除這些可能的問題。

憂鬱症的治療

憂鬱症是眾多精神疾病中少數能夠進行治療的問題,約80~90%的病人經治療後都有良好的成效,大部分患者的症狀皆能獲得緩解。治療的方式有很多種:

  1. 藥物治療:使用抗憂鬱劑,來減少人大腦中會導致情緒低落的化學物質,通常在用藥後1~2週會開始有成效,但要到2~3個月才能發揮最大的治療效果。此藥物並非鎮靜劑或精神安定劑,不會讓病患對藥物產生依賴。
  2. 認知行為(心理)治療:在輕度憂鬱症的治療中會先單獨使用心理治療的部分,若中度以上的病症則會與抗憂鬱劑併用。認知行為治療能夠幫助病人辨識扭曲和負面的思維,目標是改變患者的行為及想法,讓其擁有能力去面對挑戰。
  3. 伴侶治療:同上一點的心理治療,除了當事人自己,家人也能夠參與其中,扮演支持的角色。有些憂鬱會與婚姻、家庭問題有密切相關,這種治療能更針對於改善婚姻、家庭問題造成的憂鬱狀況。
  4. 團體療法:將患有類似疾病的人聚集在一個支持性的環境,可幫助參與的患者學習其他同伴在相似情況下的應對方式。
  5. 電痙攣法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通常用於對前述所有治療都沒有幫助的患者,其作法是在病人處於麻醉狀態時對其大腦進行短暫的電刺激。

在就診時,你的醫師會替你做全面的憂鬱症判斷評估,經由訪談、理學檢查及抽血檢查來排除甲狀腺疾病或維生素缺乏等生理問題,同時也會對家族史、文化、環境等因素進行深入的探討,最終訂定整體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