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假到最後一天才開始放鬆」的人嗎?

每次放長假,還沒放鬆夠就又要上班了?

頻繁的小假,比一次長假,更能幫你降低壓力、恢復活力!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驗?辛辛苦苦等到長假,好不容易放鬆幾天,卻在假期最後一天開始焦慮、失眠、甚至感覺比放假前還累?

其實,研究發現,小假期比起長假期更能幫助我們真正放鬆。
短假雖然時間不長,但只要有規劃地休息、轉換環境或是遠離工作壓力,依然能有效降低壓力與疲勞,並明顯提升幸福感與情緒穩定度

這樣的效果不僅即時,還更容易在假期後自然過渡回日常,減少所謂的「收假症候群」。

高頻率的小假期反而能讓我們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

在忙碌生活中不斷獲得小確幸與充電的機會。

長假雖然讓人期待,但也常伴隨較大的心理反差與期待落空的風險。

隨著現代生活步調越來越快,我們的工作、社交與責任也堆疊得越來越多。許多人每天像機器一樣運轉,早上睜開眼就被訊息、會議、待辦事項淹沒,一整天下來,連真正「停下來」的時間都所剩無幾。

在這樣高壓且持續運作的節奏中,**我們其實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多段的小休息」**來緩解累積的身心壓力。

什麼是「微型休息」?

它不是出國旅遊或臥床睡一天,而是每天幾分鐘—幾小時的「高品質放鬆時間」,像是:

✓ 放空深呼吸

✓ 輕鬆散步

✓ 和朋友面對面聊聊

✓ 不碰手機、好好吃一頓飯

短假期比長假更能持續提升幸福感、降低疲勞與焦慮,尤其對高壓工作者來說,效果特別明顯。

真正有品質的放鬆,不一定要出國才有感。讓微型休息變成生活日常,比拚命期待下一次連假,更能救回你的身心狀態!

所以,與其等著「有空再休長假」,不如現在就安排一個兩天一夜的短旅程,或是簡單地來一場不接手機、不看訊息的週末自我時光。
別小看這樣的短暫休息,它可能就是你對抗壓力、保持穩定能量的關鍵。

👉🏻追蹤 @esenmagazine 看更多醫學知識貼文